2018年8月29日-9月2日,由陕西艺唐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说画APP、深圳市沃亚旅行科技有限公司和波兰艺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言·相——2018年新水墨海外系列展之波兰站”在波兰华沙MYSIA艺术中心展出。李才根教授作为特邀艺术家携最新水墨作品参展。从90年代以来,他就一直致力于中国西部地区的水墨语言和图式的探索,并且尤为注重这当中的抽象性因素。
“中国画是东方绘画里最能代表东方特点的一种绘画。中国画它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是不同于西方绘画最根本的一点。它观察的方法、表现的方法以及创作路径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完整体系。当然最突出一般都能感觉到的是它的材料,但这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一套创作方法和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是一种整体思维,有哲学的辩证思维影响。这一过程中,中国山水画后来居上,可以说成为最能代表中国绘画的一种形式。山水画成熟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在宋,到元至明清又是一种形态。而后来以黄宾虹为标志又是另一种形态。中国传统山水画主要就是这三大块。”李才根表示,他创作的这批水墨山水,根基上或者源头是在宋元,但画面所表现出的气息,所体现出的画面上的图式结构是现代的。其中一些的创作方法是在传统基础上融入了现当代语境下对笔墨、空间和图式的自我认识。
在《笔墨的形态》一文中,李才根这样写道:笔墨的形态,在人与自然物象的对话中悄然诞生。这有形状并构成一定的态势,分而观之笔笔是书法,合而观之是一幅画,就是艺术形态成熟的标志。
李才根 课子图 55x44cm 2016 纸本水墨
中国人天生就有一种在与自然亲合的状态中感悟笔墨形态特性的灵性,“点如高峰坠石,嗑嗑然实如崩”,“横如千里阵云”,“划如万岁枯藤”……能将笔墨的形态上升到一种笔墨精神,登高睥睨就很自然了。难怪李可染说,马蒂斯不过在线条上得到一点味。
李才根 丹霞游 55x44cm 纸本水墨
正是笔墨的形态,实现着一种最直接的沟通与转换,这种既抽象有具体的方法,其间的跨度很大,在理念的支配下可以作出不同的选择。笔墨的形态,在于对自然物象的体察中去掉冗杂后的纯粹;在于消除过多的模糊性而使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于抛开承袭不变的模式而发现新的形态并克服单一趋同,寻找出具体多变的丰富性。完成笔墨形态的整合,传统绘画“气”的一体观念和现代建构意识,都是我们可参照的。而令我辈生畏的是,笔墨的形态,即使念慈在慈,不舍昼夜,恐也难臻化境。正是:做得到也罢,做不到也罢,都值得去做,决不会等于零。
李才根 面壁图 55x44cm 2016 纸本水墨
著名批评家殷双喜教授曾评论道:李才根的作品是从中国水墨所独有的“抽象精神”出发,寻求在现代视觉空间中水墨画与中国书法的再次相遇与融合,通过符号化的提炼与组织,构建中国水墨的抽象空间。这种抽象空间,不是物理性的对自然空间的抽象,而是对历史文化空间的提炼浓缩,对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复杂体验的心理空间的过滤再造。
李才根 游春图 55x44cm 2016 纸本水墨
在李才根的作品中,符号化体现为两种不同的来源,即中国水墨画传统中的笔墨皴染系统的提纯抽象和中国书法系统中的空间意象。虽然,“书法入画”在画史上早有人提及并加以运用,但仍缺少系统的近代解释与结构性研究。我将“书法入画”的含义分为以下诸点,愿与有志者共同深研。一是“以题款入画”,即以书写性的文字,将诗词散文、画论日记皆行写入画中,多为画幅边缘。以增加对画作的理解,这其实是以“文”(文字、文学)入画。第二是“以结构入画”,即借鉴中国书法的字体间架构行谋篇,来完成对绘画平面的结构组织,它具有形态学意义上的形式分析意义。第三是“以笔意入画”,即以书法家在写过程中运笔的提按使转、轻重缓急,中锋侧锋、逆笔顺笔,用墨的浓淡干湿、黑白分布等来完成中国绘画叫的线条组织、平面疏密。第四则是“以书意入画”,即将绘画与书法一样,视为精神心绪在笔尖纸上的行云流走超越样式和视觉内涵。这种书法与绘画在现代形态上的对应融合,将会生发出许多新的边缘书画形态,丰富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参见殷双喜《走向纯粹》一文
李才根 师法自然 55x44cm 2016 纸本水墨
李才根 山高人为峰 55x44cm 2016 纸本水墨
李才根 初修不入山 55x44cm 2016 纸本水墨
李才根 耕读传家 55x44cm 2016 纸本水墨
李才根 和气呈祥 55x44cm 2016 纸本水墨
李才根 山居图 55x44cm 2016 纸本水墨
李才根 水墨人家 45x35cm 2010 纸本水墨
李才根 山居 47x35cm 2010 纸本水墨
李才根 花鸟图一 34x47cm 2016 纸本水墨
李才根 花鸟图二 32x48cm 2016 纸本水墨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